|Posted on: 2024-08-28|
1,750 Views

暑气蒸腾,大地在烈日的炙烤下仿佛变成了一片巨大的火炉。人们似乎无处可逃,空气中是一阵阵肆虐的热浪。不喜欢整日蜷缩在空调房里虚度时光,于是我毅然冒着酷暑,骑上自行车,盛夏寻清凉。一口气几十公里进山固然是最理想的选择,但在这样的酷热中,远足也是不太现实。能想到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沿着河岸线,穿过绿意盎然的绿道,一直骑到那人迹罕至的地方。

河渠的名字是红旗渠,亦或是东风渠?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两岸那密集的树林,层层叠叠的绿叶仿佛撑起了一片天然的绿色屏障,抵御着炙烤。即使是正午当头烈日,也难以穿透这茂密的绿荫。树荫下,凉风徐来,竟也感到了一丝难得的清爽。

几公里外,终于摆脱了钢筋森林。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大桥洞下成了最好的避暑之地。桥墩投下长长的阴影,仿佛为行人撑起了一片天然的凉棚。头顶上时不时有高铁呼啸而过,那轰鸣声像是夏日里的一曲悠长的交响,伴随着河水的低语。河水沿着沟渠缓缓流淌,带来了一丝清凉的气息。我停下脚步,坐在桥下,望着水面上粼粼的波光,任凭时间在这片清凉中静静流淌。有一个大爷也在那里乘凉,他打开短波收音机,神定气闲。我在想,以后自己步入老年,是否也能这般悠哉悠哉?

炎热的季节人们总会不自觉地寻找一种清凉,一种从内到外的舒适感。这种对清凉的追寻,早已超越了物理上的温度调节,而成为心灵的一种追求。无论是在诗意的山水之间,还是在宗教的冥想中,清凉代表了一种宁静的心境和对纯净生活的向往。中国古代文人常以诗词表达对夏日清凉的追求和对烈日下清净心境的渴望,比如:王维,他被誉为“诗佛”,其山水诗作以超逸的气韵和情志上的“仕隐两得”著称,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对山水的描写常带有空灵、渺远的意境,给人以清凉之感。在《山居秋暝》中,王维描绘了秋日雨后山间清新宁静的景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些诗句通过捕捉自然转瞬即逝的时移物易,表现出乾坤的妙趣灵动与空明清远,使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清凉和宁静。

再比如,

山亭夏日
高骈〔唐〕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白居易

“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卧看青天月,起来散步中。”

古代诗人常常能通过对自然山水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他们内心的闲适与超逸。自然景致常被用来调平和情志,使人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和清凉,仿佛能够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扰。

古代没有工业化污染,气候比较适宜,另外古人也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智慧抵御酷暑。比如,建筑设计方面:如四合院、江南园林等,讲究中庭设计。庭院内通常有树木、花草,能够提供遮荫并增加空气流通。
建筑墙体较厚,窗户设置较高,这样可以减少阳光直射和室内温度的升高。有条件的人家常常会选择在靠近水源或是地势较高的地方建造住宅,以利用天然的凉爽空气。在庭院中常常挖池塘或设置喷泉,通过水的蒸发带走热量,降温效果明显。古人的院落常有荷花池,种植荷花不仅美观,也有助于调节微环境温度。另外,古代有钱人家喜欢在夏季去有溪流、湖泊的地方避暑,比如西湖和避暑山庄。

寻找清凉也有宗教的考量。佛教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清凉,这种追求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反应,更是内心世界的修炼和提升。在佛教教义中,“清凉”不仅是物理状态,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是对欲望、烦恼、痛苦的超越。以下是佛教教义中对“清凉”追求的具体解释:

清净心与止观:佛教认为心灵的清净是达到涅槃的关键。清净心指没有贪欲、嗔恚、愚痴的状态,如同明镜不为外物所扰。“止”指止息妄念,保持心的安宁;“观”指观察自我和世界的本质,通过智慧洞察真相,达到内心的清凉。

四圣谛与苦灭:四圣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其中,“灭谛”指通过消除贪欲和无明,达成内心的平静和安详。佛教认为苦的根源在于欲望,通过戒定慧三学可以消除这些烦恼,达到心灵的清凉。

八正道与中道:八正道是修行的正确路径,通过正见、正思维等八个方面,修行者可以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清明和稳定。中道则是避免极端,不陷于享乐或苦行,保持心灵的平衡与宁静。

禅定与内观:禅定帮助修行者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进入内心的宁静状态。内观通过自我观察,认识到“无常、无我、苦”的本质,超越执着,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清凉。

慈悲与智慧:慈悲心帮助修行者远离嗔恚,获得心灵的清凉;智慧则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洞见,理解因果和缘起,帮助修行者放下执着,超越自我。

无独有偶,道教也追求心灵的清凉与宁静,这种追求在炎炎夏日和人生的喧嚣中尤其明显。主要体现为“清静无为”和“天人合一”等理念:

清静无为:道教倡导内心的清净与安宁,不被外物扰乱。《道德经》中,老子提到“清静为天下正”,主张通过顺应自然法则而不干涉过多,以达到内心的平和。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避免人为过度干预,自然运转,保持内在的清凉。

天人合一:道教提倡与自然和谐共处,融入自然的运行中。面对酷暑等自然现象,人们应寻找与自然相契合的生活方式,保持身心的平衡与和谐。例如,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的喧嚣,通过与自然亲近来保持内心的宁静。

炼气养生:道教重视气的调节,通过导引术、气功等方法调息养气,使身心清凉。静坐和打坐是常见的修炼方式,排除杂念,保持心境清净。

饮食调理:道教提倡清淡饮食,远离贪欲。夏日食用清凉食物如蔬菜、水果,有助于保持身体的清凉和内心的平和。此外,使用清凉草药或茶饮,如菊花茶、绿豆汤,帮助降温。

艺术与清凉:道教思想深远影响中国山水画,山水画通过自然景观的清凉和宁静表达“清静无为”思想,营造清凉感。琴、棋、书、画等雅兴活动也有助于修行者培养心性,带来精神上的清凉。

道教经典:《道德经》中的“致虚极,守静笃”与庄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强调保持心灵的宁静,超越世事纷扰,实现内心清凉。

仪式与节庆:道教的斋醮仪式、端午节的避邪驱暑活动,通过宗教仪式和文化习俗,修行者和信众在炎热季节祈求身心的清凉和安宁。

由此可见,清凉不仅仅是一个季节性的追求,更是人们对生活状态的一种隐喻。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让许多人感到疲惫不堪。盛夏酷暑,仿佛是这种疲惫的放大镜,让人们渴望找到一片清凉的栖息地。无论是通过自然、宗教还是艺术,清凉代表了人们对简单生活、纯净心灵的渴望。

以宗教人类学的观点来讲,不洁意味着混乱、无序、道德的沦丧。相反,清凉则象征着洁净、秩序和道德的高尚。保持洁净不仅仅是身体的洁净,更是心灵的纯净。通过避免接触不洁之物、遵守饮食禁忌、保持精神的洁净,我们得以维持一种清凉的状态。这种清凉,是对世俗生活的一种超越,是对高尚生活的追求。盛夏的酷热提醒我们,清凉并非唾手可得。无论是古代诗人笔下的山水清幽,还是宗教中的清静无为,清凉的追寻是一种心灵的修行,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在这个追求物质的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寻找一种内在的清凉,让心灵得以喘息。

 

 

你可以发表评论引用到你的网站或博客,或通过RSS 2.0订阅这个日志的所有评论。
Previous Entry:
Next Entry:
No Comment
Your Comment

你需要 登录 后才能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