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24-08-27|
2,448 Views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标题。全球互联网都受新媒体的影响,人一天只有 24 小时,现在打发时间的方式太多,短视频、知乎、游戏、影视……文字确乎没有多少阵地了。用爱发电的人早已没油,简中社区呈现出的最多的是抄袭、造假、营销、炒作,再加上无处不在的censorship,最后结果自然是数量和平均质量都比之前差很多。简单总结一下:

随着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形式的兴起,传统的文字和图文内容平台(如博客、论坛)用户参与度下降,导致一些依赖用户创造内容的网站活跃度降低。内容生产者为了追求流量和收益,往往会选择迎合大众口味,导致内容趋于同质化和低质化。一些深度和高质量的内容因为受众面相对较窄,得不到足够的曝光和支持。少数几家大型科技公司主导了大部分的网络流量和用户数据,使得小型和独立平台难以竞争。这种垄断趋势可能限制了创新和多样化的发展。某些特定内容的监管可能影响了一些讨论的自由度和话题的广泛性,这也可能导致用户在表达和分享时变得更为谨慎,进而影响了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简体中文互联网面临着来自其他语言和文化的竞争。比如,年轻人可能更倾向于使用英文互联网资源或参与国际化的平台,如YouTube、Reddit等。

按照齐泽克的观点,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信仰或意识,而是嵌入在日常生活实践和制度中的深层结构。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和文化传播的媒介,其自身就承载着某种意识形态框架。对于简中互联网来说,这个意识形态框架既包括全球化和资本主义逻辑,也包括本地化的文化和政治因素。简中的“衰落”,或许并非单纯的经济或技术问题,而是深层意识形态矛盾的外在表现。这种矛盾体现在全球资本主义推动的标准化与本地意识形态的冲突中,使得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陷入了一种复杂的状态。

全球资本主义表面上宣称全球市场的开放和普遍性,但实际上,它是通过特定的、排他的方式运作。这种“虚假的普遍性”(false universality)表现为:一方面,互联网被视为全球信息共享和开放的象征;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语言壁垒和文化差异,简中互联网却在某种程度上与世界隔离。隔离和内在矛盾,导致了互联网的本地内容同质化和创新乏力。内容平台倾向于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产生了大量迎合大众口味的低质内容,削弱了思想和文化的深度表达。我们可以倾向认为,这种现象是全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的结果,使得简中互联网失去相当的活力和创造性。

人类欲望是由社会结构生产和控制的。在现代互联网环境中,大数据和算法技术的普及使得用户的行为、兴趣和欲望被精确地监控和引导。简中互联网的“衰落”,也可以被视为这种欲望控制的结果。通过算法推荐和内容审核,平台对用户行为的引导使得某些类型的内容被放大,而其他类型的内容被压制。这种控制不仅改变了内容的生产方式,也影响了用户的思维方式和欲望结构。简中互联网的用户在一个有限的框架内进行消费,这种框架限制了多样性和深度,进一步导致了内容的同质化和文化的单一化。

也要看到,用户对互联网多样化内容的需求和创造力的渴望。这是崛起的潜在的力量。

“简中互联网的衰落”并不是一个单一维度的问题,而是全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冲突的综合反映。简体中互联网的未来,取决于如何在全球化的框架内,重新定义互联网的意义,平衡经济利益与文化表达、技术进步与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

你可以发表评论引用到你的网站或博客,或通过RSS 2.0订阅这个日志的所有评论。
Previous Entry:
Next Entry:
No Comment
Your Comment

你需要 登录 后才能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