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一切有为,犹如虚空花,出自《楞伽经》。《仁王经》又云:世谛幻化起,譬如虚空花。佛经用“虚花、幻花”来比喻一切事物为因缘所生的幻相。又称为“虚空华”、“空华”。幻花的意象就是指似有非有的事物。人有眼根,能看到花,但花本身并不是真的花,而是多种因缘合和而成的虚幻之物。从逻辑上讲,虚幻的存在必然有对应的实在,但人由于自己的平凡,容易被蛊惑,终究很难看到事物的本体。
没有研究佛经,只是偶然看到,但我认为很多人的确需要像宗教这样,从一个超自然的信仰体系角度来看待生命。修仙我经常挂在嘴上,而修仙属于道教体系,其实也是超越人生。也没有研究人生,人生终究是过活与流逝,它并不理睬你的态度。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如果说骑行是为了锻炼,但越来越喜欢这种方式,因为可以远离尘嚣获得一种纯粹的自由的感觉,连天疑黛色,百里遥青冥。说到这里,突然想到王维。一直有个观点:当你需要比较了解一种事物/领域,至少要看一本专著/书,但一本书又不可避免地会让自己的视野狭窄,很容易被作者的观点左右。所以,至少要看三本书,最好是三个维度。杜甫的诗歌已经读了1年,看了六七本,不敢说自己获得了洞见,至少有了一些想法。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喜欢杜甫的诗歌,但感觉和最初有点不一样了。杜甫的诗歌记录了很多历史、社会和生活,也有不少自己的抱怨。自己不再像是一个愤怒的青年,没有那么多的愤怒了(但也有可能是我的愤怒不再想和他人分享)更多的时候,我处于一种疏离的状态,几乎任何喧嚣都想回避。回到王维,诗佛随便拿出一首,大把的佛经/佛教内容,读来深有同感。同样是描写很生活化的内容,杜甫平和的心态甚少,而王维就非常柔和了。只能说,目前我可能更喜欢王维的诗歌。
王维20多岁就想归隐田园。中年之后,他已无意仕途,纯粹为了俸禄和家族责任而在官场待着。身在朝廷,心在田园,过起了时人称为“吏隐”,即半官半隐、亦官亦隐的生活。对他来说,这是一种退而其次求的选择。生活不仅有田园与诗,还有眼前的苟且。
最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说法叫:Inner emigration. 我以前读英文比较多,现在对古代文学颇有兴趣,一直坚持,最后我发现,东西方的智慧哲学的确有很多东西是相通的。简单说来就是,我们都是人类。
你需要 登录 后才能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