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過政治的朋友都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需要的是安定舒心的生活,比如,無經濟上的后顧之憂,子女能夠讀書就業等等,這也是最大的政治。除此之外,還要有平等自由的精神訴求和滿足,比如,不一定有錢,但生活愜意、釋然,你有自我表達的空間,而不會畏首畏尾這也不能說,那也不能講。香港回歸十年後,香港人民的這兩種需求,在我看來,基本達到了。國內多數媒體都轉載了新浪發布的《美时代周刊用25页篇幅认错:回归未令香港死亡》一文。在香港回歸十年之際,美國主流媒體對香港這十年的發展持肯定態度。需要指出的是,筆者不認為美國《時代周刊》大篇幅的在道歉,他們只是客觀的報道了香港良好的發展態勢,東方之珠魅力依舊。[有興趣的朋友最好看一看原文:Sun shine with Clouds. 其實標題就可見端倪]。也就是說,香港人民的第一個訴求是有相當保障的。至于第二個訴求,大家最好讀一讀《南方周末》發表的《你可能不知道的香港:規則大于潛規則》一文。該文從非物質層面詮釋了當今香港動態。
回歸十年,內地人接觸香港的機會大大增加,只不過在”一國兩制”的背景下,仍然有些東西會發生誤解。央視主持人柴靜在5月28那天,她在自己的博客貼出一文”为什么?”,讲的是她和同事到香港中环的IFC(国际金融中心),刚下过雨,大楼底层商场大门口的玻璃遮篷有一条缝滴水,她看到有四个穿着黑色西装的人站成一排为出门的顾客打伞,旁边还有两个女工把积水拖掉,雨下了整整一个下午,那四个人也至少站了四个小时。 作为记者的她,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是不是因为有客人投诉?是不是老板要求的?有没有加班费?是不是因为要宣传商场的形象?管理处那位六十岁左右的老先生回答都是”没有、不是”。” 那为什么呢?”老先生有点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说”我是做这个工作的嘛。”為此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曹景行寫道:
我不知道,如果文中的那几个香港人看了柴静的博客(可能性应该微乎其微),会不会对她写这段文字也问:”为什么这样的事情也要写出来?”他们应该不明白,在柴静工作和生活的北京,下雨天是看不到这番景象的,那里的人们是按照另外一种逻辑来处世论事的。但柴静或有不知的是,IFC是香港的最新门面,有”准央行”之称的香港金融管理局就设在大楼顶层,下面的名牌商铺也须承受高昂的租金,管理处对进进出出的客人当然照顾得比较周到。港九其他地方未必处处都如此,但下雨时一般会给打伞的来客提供一个塑胶伞套,以免雨水滴淌,弄湿弄滑室内地面,发生意外。另外,IFC对大楼和商场的管理部门也一定有明确的要求,应该都有合约规定,达不到标准的可以”炒掉”。所以,那几位为顾客打伞的人不是好心做善事,而的的确确如那位老先生所说,”做这个工作的嘛”。这就像特首曾荫权不久前竞选连任时提出的口号,”我要做好呢(这)份工”。
不過我想,隨著內地與香港的各種層面的交流加深這種不解是容易消散的。
我們會欣慰地看到,十年之后的今天,香港繁榮依然,自由依然。還記得那幾首著名的歌曲嗎?艾敬的《我的1997》:1997快些到吧,八佰伴究竟是怎么样……; 香港明星聯合演唱的《東方之珠》: 東方之珠,我的愛人……
讓我們共同祝愿香港-東方之珠永遠熠熠生輝!
注:插圖為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同志和香港各界聯歡。
《南方周末》的文章似乎在表达一种sublte idea
哈哈,不好意思, 是subtle idea
你需要 登录 后才能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