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22-08-17|
548 Views

(一)色达

Cycling 突然又出现在了我眼前,最近大半年在外地上班,没条件骑车。回家后自七月份以来,身体力行,不畏曝晒,几乎天天出门,可谓挑战极限。而这一切首先要从色达开始说起。这个夏天,外部世界嘈杂,核酸检查如同吃饭,动不动就是地域静默,封城再也不提了,文字游戏功力见长。内心需要宁静,哪怕是片刻的宁静,任何一种有形的不停言说的氛围,圈子,群,都让我有点呼吸急促。想起过去几个夏天,我很多时候都是在高山原野中驰骋,看到的风景远不及那些著名景点,但那是我用汗水和双腿丈量出来的。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中说道: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色达,还没去过,但万千波澜壮阔的红房子给我一种向往。我可以静下心来走入亿万光年,看到诸佛诸事诸物聚光。在黄金铺地的国土,在彼岸,到处都有美丽的花朵与动人的乐章;在走向净土的路上,有诸菩萨与上善人相伴相扶持,以安慰普罗大众在俗世的苦痛。色达是如何和身体的锻炼联系在一起的呢?其实很简单,因为疫情和封城,我连出小区都很困难,更别说放下手中的一切来一次远行。只能看看介绍和视频,在B站无意中看到一个叫《行疆》的系列视频,就是一个人环游大半个中国,色达是他停驻过的一个地方。

(二)行疆

很快,我的视线不再是色达的风土人情,而是《行疆》UP 主本人。色达那段介绍出现在行疆2,那时他骑着摩托和一个友人环游。对了,《行疆》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6,也就是说它是国内单人环游的天花板了。这份纪录,填补了很多人的的想象,绝大多数人想做但根本做不到。也许多年以后,它有机会在人类学、社会学等层面留下更重的份量。

简单说一下,行疆第1季,这位叫况露的UP 主初出茅庐,单人单骑环游中国,他那时刚刚大学毕业。行疆第5季他的交通工具已经换成了价值不菲的摩托车,后来,他已经是超级大神,驾车出游。他的历程清晰可见,是互联网时代典型的流量变现,而且把个人爱好成功做成了事业。用天眼随便查询一下,他已经是好几家公司的CEO 或者负责人了,现居成都市。

对我来说,行疆摩旅那季的感觉是很多事情基本处于掌控中,虽然也会经历一些困难和挑战。我想起一个很夸张的UP主进藏,丰田越野车先进行大手术式的改装,各种物资和药品备齐,光是药品都有2箱。。。还没开拔,他已经投入了十多万。他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而行疆第1季的况露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穷游。(第1到第3季都属于穷游,第4季是环游台湾)穷游到什么程度呢?1)一日三餐,多数时候自己野外架锅煮面,很难想象他煮出的面条的味道,就加一点老干妈伴酱。去餐馆多数时候吃便宜的馒头面条之类,打牙祭的时候很少。2)住宿,几乎全部野外扎营,公园,工地、桥洞、野外,等等,这不像是旅游,像是在流浪。3)即使有需要搭车,自然公园买票,几乎都是想法免费或者逃票。况露骑行大半年,总共只花了区区几千元。很显然,他这种极端玩法,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但另外一方面,如果想观看更好更独特的风景,没有吃苦的打算,可能也称不上真正的驴友。

再来看看况露遭遇的危险:1)每天骑行很长时间,距离也很长,多数都是100多公里,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这个体能和意志。2)长期风餐露宿,可能营养不良,野外也有各种未知的危险。3)路上遭遇各种紧急情况,比如极端天气,车况问题,如同家常便饭。4)缺医少药,如果半路生病,可能就是致命的。5)路人,陌生人,也不完全都是友好的。

最后来看看况露的收获:1)单人单骑环游大半个中国,很多地方都是人迹罕至,他看到了无数绝美的风景,观众只能羡慕,羡慕,再羡慕 2)虽然是单骑,但路上总会碰到同行的人。驴友之间互相帮助,收获真挚的友情,为今后旅程打下了坚实的基。3)他的旅程邂逅了很多平凡的人,老板、警察、师傅、工人、农民、公务员、流浪者,等等,绝大多数人都给予了况露实际的帮助和照顾,没有他们的援手,况露的旅程难以顺利完成。4)他的旅程也是文化之旅,民族交流之旅,我们看到了很多平时难以见到的场景,长知识,长阅历。很多影像资料,可能是第一次为公众所知。5)从爱好到事业,他最终成为这个行业知名的大神。

(三)锻炼

爱好骑车的人都知道川藏线318,2000多公里,如果骑完都是大神。而况露不光骑过川藏线,还骑行过地质条件更恶劣的滇藏线和新藏线(还包括不太困难的青藏线),令人惊愕。如果把骑行比作一个系统工程,身体素质是第一位的,而计划准备,可支配时间、野外生存能力、机车修补、人际交流,等等,缺一不可。而这种穷游方式的人并不适合绝大多数人。但对于一个热血青年,一个对于生活有很多向往的人,况露的经历也许会将自己点燃—— 那就是,如果心里有梦想,一定要赶快去实现。

当然,这个梦想可能不要太大,况露轻轻松松地在野外无人区修花鼓,而我只能换换轮胎。所以,骑行一下附近的绿道,上一上附近的山,时间充裕来个100个公里,我觉得这才是更现实的选择。有一些知名运动app上有组团青海湖骑行环游,车和装备都由当地俱乐部提供,这可能才更适合想出远门又不敢独自上路的骑行爱好者。川藏线可能也只能望一望,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实现。我骑车最初是为了锻炼身体,而骑行的延展性,还可以欣赏风景,现在总的来说,身体状态还是保持得比较好。体脂率14%左右。况露近期有一次亮相,把我吓了一跳,人足足胖了一圈。

(四)如今的况露

我注意到况露在B站的这部64集纪录片点击率不到180万,据说还干不过一个美食博客一期的点击率,他的微博关注人数还不到30万,这说明关注骑行的人还是很少,而他是这个行业顶级的存在。我随意猜测一下,国内能完成川藏线骑行的估计上百万,但能完成全部单车进藏路线的大神(不光是身体素质,还有时间精力金钱等等)不会超过一万人。其他人都没有创造出一个品牌,而只有况露打造出了“行疆”。成功不会随随便便,需要一定前瞻性思维。他最初穷游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按照一个纪录片那种模式记录自己的历程,大多数人可能只眷恋着沿途的风景。虽然只是一个卡片机,但固定机位,延迟拍摄,有意识地有一些个人表演痕迹,比如台词,也包括画面构图,后期制作等。事实上,他并没有专业的导演和表演的任何基础,但他具有了这种表演和记录的意识。

视频制作发布上传,靠网友的点击获得一些回报无可厚非,但骑行圈还是太小了,支撑不起。我甚至怀疑大多数人普遍收入一般,而真正有钱的骑友根本不会关注况露的这种自虐式穷游。况露在2020年发布最后一部个人骑游日志《横断山脉》后,不得不彻底放弃这种玩法,他自己也说需要转型。品牌合作、旅游路线定制、影像作品、文化开发等等,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而我个人觉得他的品牌价值还可以继续发展壮大。如果有一天,我要参加一个什么川藏旅游,我肯定愿意相信况露。

(五)其他

况露的视频,四五年前我就看过了,他在冈仁波齐通宵转山的视频我记得很清楚。只不过当时对其他的没有兴趣。而现在,我开始理解并欣赏这种认识人生认识世界的方式。况露已经通过了我的微信好友申请,以后就可以近距离关注大神动态了。另外,我对cycling 的兴趣也重新与日俱增,希望自己可以继续前行。

你可以发表评论引用到你的网站或博客,或通过RSS 2.0订阅这个日志的所有评论。
Previous Entry:
Next Entry:
No Comment
Your Comment

你需要 登录 后才能进行讨论.